世传崆峒勇,气激金风壮。平凉市税务部门紧扣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战略,以税赋能,助力“武韵”焕新、文旅产业升级,为“问道崆峒·康养平凉”增添了一道独特的“税彩华章”。
服务激活赛事经济“引擎”
崆峒山巅,云海翻腾。“崆峒杯”全国武术邀请赛暨崆峒武术大会圆满落幕。古刹林立的演武场上,太极推手的圆融与崆峒拳的刚劲交相辉映;通往“崆峒武术擂台”的路上,NPC扮演的侠客与游客实时互动,引来阵阵笑语;美食街上,油糕、洋芋搅团的香气在热浪中弥漫;文创展馆里人头攒动,泥塑面塑跃然成形,剪纸版画栩栩如生。
活动现场,平凉市崆峒区税务局设立“税宣驿站”,安排业务骨干“零距离”政策宣讲、“面对面”答疑解惑,实现“问题随时提、答案及时达”。税务干部化身“税宣导游”,将税收服务巧妙融进游览路线。“税小峒”青年志愿小分队为游客开展微宣讲,讲解发票开具的注意事项和电子税务局操作要点。
“武术大会期间,店里客流量明显增多,日均营收额增长30%以上,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我们还成功享受了5万余元的税费减免,节省下来的资金已投入到店铺的升级改造。”平凉崆峒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牛相富开心地说道。
政策赋能农旅产业升级
赛事期间,平凉市接待游客189.38万人次、实现旅游花费10.2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4.89%、40.33%。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,离不开税惠政策的精准落地。武术大会的刀光剑影虽已收锋,陇东大地的文旅脉搏却愈发澎湃。
走进“中国梯田化模范县”,层层梯田草木葱茏,生机无限。这是庄浪人民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,经过30多年的努力,用铁锹、推车等近乎原始的工具,在黄土丘陵上造出的“人间奇迹”——百万亩梯田。“我们利用自家闲置的房屋开办农家乐和民宿,一年收入在30万到40万元。”朱店镇吴沟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带头人吴利斌说,“旅游旺季店里忙得走不开,多亏税务干部上门辅导,解决了我们开票、申报中碰到的难题。”
庄浪县税务局精准对接梯田特色产业发展需求,主动下沉青年志愿服务队,在各村设置税费服务联络员,辅导村民在电子税务局代开发票、社保缴费等,用足用好涉农税费优惠政策,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特色农家体验、农产品展销。
税务干部指导商户开具发票
税惠助力“陇货甘味”飘香
赏“平凉美景”,品“平凉美味”。尝过特色农产品展馆中的静宁苹果后,游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。静宁苹果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、绿色产品、中国驰名商标等8张国家级名片和“中华名果”等18项大奖,是黄土高原上崛起的“脆甜产业”。
为助力县域走好“红了苹果、绿了山川、富了百姓”的乡村振兴之路,静宁县税务局组建便民服务队,定期深入苹果种植合作社、深加工企业、冷链物流及电商销售点,针对农产品免税政策、发票开具及涉税风险防范开展专题辅导,引导企业合规经营、依法纳税。
“连续五年诚信纳税换来了市场信任,我们靠A级纳税信用获得了更多供应商单子,这比我们做任何广告都有效果。”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建安坦言。
税务干部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辅导
从崆峒山的武韵飞扬到庄浪梯田的层林尽染,再到静宁苹果的万里香飘,平凉市税务部门将持续以更精准的政策落实、更贴心的纳税服务、更智慧的税费监管,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“税动力”。(赵千)